北京日报十月26日消息,共享经济的创业浪潮,在历程了一年多的疯狂之后飞速降温。
25日,主推豪车共享的运营平台EZZY正式发布致用户通知,表示已终止平台服务,拓展清算工作。
同时,哈罗单车、永安行也确认合并,开启共享单车第二梯队抱团取暖的盘整节奏。
共享豪车倒在起跑线上 很出人意料,非常无奈。
一位EZZY内部职员告诉记者,23日晚间,公司开创者兼CEO付强召开职员会议宣布公司解散。
25日,EZZY致用户的通知表示,正在处置后续事宜,将确保清算清偿工作合法合规地顺利完成,尽全力保护用户的利益。
天天宝马奥迪换着开,这句广告词,让不少人记住了EZZY。
但进入十月份,就有用户发现EZZY平台有的奇怪,可供用的汽车急剧降低,还有用户表示没办法正常退押金:2000元的押金,从9月23日开始申请退款,已经整整一个月了! EZZY解散之忽然叫人惊讶。
据了解,EZZY于2016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,只在北京区域运营,车型以宝马i3、奥迪A3等高档车型为主,重点在三里屯、国贸一带投放,拉风的车型吸引了不少白领关注。
EZZY称陆续投放了500多辆车,但对于其宣称的10万注册用户而言,想找到车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不少用户吐槽,车太少,用太不便捷。
相对于共享单车,共享豪车花钱重压更大。
但一度风光的EZZY倒在了500辆的起步级门槛上,还是大大出乎大家的预料。
半个月前,付强还自信地表示,要做共享汽车行业的绿巨人。
EZZY的汽车均为从出租公司出租,需要缴纳较高的租金。
不同于其他共享汽车公司在网点取还的模式,EZZY是在北五环、东五环、西四环、南三环内的运营地区内随便取还,用户取车时产生的停车费平台可以报销。
这类就产生了高昂的平时运营、保养修理、停车等成本。
即使这样,共享豪车的平均客单价仍为70元左右,普通用户还是很难同意。
数据显示,共享汽车行业总体注册企业约为340家左右,实质运营约为35家,运营汽车55000辆。
其中大致分为三类企业,第一类是TOGO途歌、EZZY等网上创业公司,第二类是car2share、华夏出行等主力车企旗下企业,第三类是Gofun出行等传统出租企业转型而来。
共享单车首现合并案例 共享汽车麻烦缠身之际,共享单车影影绰绰的合并绯闻也终于成真。
25日,哈罗单车、永安行共享单车业务确认合并。
激烈角逐的重压下,共享单车第二梯队开始抱团取暖。
前日晚间,永安行在官方网站发布新闻披露,其参股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公司(以下简称低碳科技)与哈罗单车母公司上海钧正互联网科技公司签署了合并协议,低碳科技买下钧正科技100%股权后,双方业务将进行合并。
永安行表示,本次买卖完成后,将进一步增强低碳科技在共享单车业务的市场竞争优势。
同一时间,哈罗单车开创者杨磊向公司职员发出内部邮件称,此次合并后,自己将出任新公司CEO。
合并后,企业的实质业务由哈罗单车团队负责。
据猎豹云数据显示,截到今天年三季度,在共享单车范围,哈罗单车在共享单车APP排名推荐上位列第三,永安行位列第五。
此前,永安行的联姻对象一度风传为小蓝单车。
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后来者,哈罗单车成立于2016年3月,去年11月正式在杭州上线运营,后来则避开ofo、摩拜的锋芒,主要在二线城市布局。
今年下半年,共享单车加速清场的言论成为主流。
6月,奥创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汽车市场场,成为业内首家破产的企业。
同月,摩拜回收由你单车的消息在市场上传出,但后来被不承认。
此后,3V bike因车被偷光被迫破产、町町单车开创者跑路押金难退、小鹿单车因政策监管中止运营,无不牵动着市场的敏锐神经。
对于没获得资本加持的其他2、三线共享单车企业而言已经没退路,假如不拥抱变化,选择合并或被合并抱团取暖,被市场洗牌加速离场或成为它们的最后结局。
一位共享单车从业人士评论。
追不上风口的创业焦虑 创业太累了,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。
十一国庆节前被股东以管理能力不足而罢免的前酷骑单车CEO高唯伟,面对媒体已经看上去心灰意冷。
与他有着同样感受的创业人士不在少数。
相比以前可以十年埋头做一件事的创业,现在的创业,更多是追逐风口的故事。
一两年风口就过了,来不及成长的公司,飞速被淘汰。
一位中关村的多次创业人士告诉记者,虽然创业大环境比以前更好,但创业人士心态常见愈加焦虑。
以共享经济为例,尽管共享汽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等范围,都有不少企业面临停运、破产危机,但共享经济是不是真的风口已过?创业人士、投资人都要细细思量小心决策。
共享经济的庞大需要依旧还在,特别在北京如此的一线城市,符合将来消费趋势。
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觉得,现在共享市场上出现的企业危机,并非市场角逐的结果,而是企业造血能力差,获益空间较小致使。
业内人士判断,在共享经济范围,没一家企业可以靠规模完全垄断市场,因此现在的角逐还远未进入淘汰赛。